100%

湧幢小品卷之四

都城

國初有高築牆。廣聚糧。緩稱王之言。一以為朱升。一以為陳碧峯。其說不一。然太祖初得和陽。即分地甃城。此時謀臣尚未合。隱士尚未搜也。既都金陵舊城。西北控大江。東盡白下門外。距鍾山頗闊遠。而舊內在城中。因元南臺為之宮。稍庳隘。上乃命劉基等卜地。作新宮于鍾山之陽。在舊域東白下門之外二里許增築新城。東北盡鍾山之趾。延亘周迴。凡五十餘里。規制雄壯。盡據山川之勝焉。既下北平。大將軍展築其城。取徑直東西長一千八百九十丈。文皇因受封焉。既即位。定為北京。六年北巡。稱行在。方平南交。屢出塞。且營宮殿。未聞有所改作也。

都牆

六朝時。建業都城外。僅竹籬。齊高帝時。有盜發白虎樽者。王儉言。白門三重門。竹籬穿不完。上感其言。改立都牆。儉又諫止。上曰。吾欲後世無以加。所謂外羅城也。我朝改作。凡十三城。週二百餘里。包鍾山、孝陵其中。北京為貼城。內外為女牆。高不及三丈。嘉靖末年虜患。作南城。如重城之制。而稍庳。要之。都牆不可已也。

羅城分工

南京外羅城。舊俱工部修理。成化九年奏准。自馴象門起八門。屬本府修。滄波門起。屬工部修。焦猗園云。太祖築京城。原工部與本府共工。後府築已竣。尚有餘資。建石橋於江東門。曰賽工橋。蓋賽工部也。後人誤以沈萬三秀媳婦所築。遂曰賽公。可笑。然則成化題准分修。倘亦有舊例可據耶。

宮殿

南京宮殿。作於吳元年。先十二月甲子日興工。所司進圖。悉去雕琢奇麗者。門曰奉天。三殿曰奉天。曰華蓋。曰謹身。兩宮曰乾清、坤寧。四門曰午門。曰東華、西華、玄武。大略已定。登極前一月御新宮以即位。祭告上帝。十年改作大內午門。添兩觀。中三門。東西為左右掖門。奉天門之左右為東西角門。奉天殿之左右曰中左、中右。兩廡之間。左文樓。右武樓。奉天門外兩廡。曰左順、右順。及文華、武英二殿。至二十五年改建大內金水橋。又建端門、承天門樓各五間。及長安東西二門。而西宮則上燕居之所也。

太祖集諸地師數萬人。卜築大內。填燕尾湖為之。雖決於劉基。實上內斷。基不敢盡言也。二十五年後知其誤。乃為文祭光祿寺竈神云。朕經營天下數十年。事事按古有緒。惟宮城前昂中窪。形勢不稱。本欲遷都。今朕年老。精力已倦。又天下新定。不欲勞民。且廢興有數。只得聽天。惟願鑑朕此心。福其子孫。云云。此真大聖人心腸。故文皇北都。享國長久。

文皇初封於燕。以元故宮為府。即今之西菀也。靖難後。就其地亦建奉天諸殿。十五年改建大內於東。去舊宮可一里。悉如南京之製。而弘敞過之。即今之三殿。正朝大內也。此得地脈盡處。前挹九河。後拱萬山。正中表宅。水隨龍下。自辛而庚。環注皇城。繞巽而出。又五十里合於潞河。余過西華門。馬足恰恰有聲。俯視。見石骨黑。南北可數十丈。此真龍過脈處。出西直門。高梁橋一帶。望之。隱隱隆隆可七十里。天造地設。至我明始開天壽山。又足以配。帝王萬萬世之傳。寧有極哉。

既遷大內東華門之外。逼近民居。喧囂之聲。至徹禁蓹。未暇經理。又殿成即遇災。以奉天門為常朝之所。故諸宮闕及各衙門皆未備。至宣德七年始加恢擴。移東華門於河之東。遷民居於西之隙地。正統初。木植已積三十萬餘。他物稱是。五年三月興工。六年九月。三殿、兩宮、皆成。十一月朔。御殿頒詔大赦。次日復御殿頒曆。又次日。文武羣臣上表致賀。而兩都規制始大備矣。

永樂十八年。三殿工畢。上召漏刻博士胡奫卜之。布算訖。跪曰。明年某月某日午時當燬。上大怒。囚之。至期。獄卒報以午過無火。胡服毒死。則午正三刻也。殿果焚。上甚惜之。今查三殿之火在永樂十九年四月初八庚子日。

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十三日丙申。奉天等殿門災。是日申刻雷雨大作。戌刻火光驟起。由正殿延燒至午門。樓廊俱盡。次日辰刻始息。越十餘日。上諭以永樂殿災。尚有門代。今滿區一空。禁地可乎。殿庭無不復之理。當仰承仁愛。毋賣直為忠。於是禮、工、二部言。正朝重地。亟宜修復。但事體重大。工費浩煩。容臣等會同勘議。上曰。當先作朝門並午樓為是。殿堂即隨次為之。明年七月。大朝門等工成。四十一年九月。三殿成。時上性嚴急。諸臣竭力從事。隨宜參酌。須彌座缺。壞者補之。柱小者束之。短者梁之。始得集事。既成。工部請額。諭曰。朝殿。太祖名之。成祖因之。今只仍祖定。惟天字當出奉字上。敬天作基可也。於是部臣謂當為橫匾。天字居中。兩傍稍下相對。上復以為不雅。取洪範字義。改奉天殿曰皇極殿。門曰皇極門。華蓋殿為中極。謹身殿為建極。仍直匾順書。文廔曰文昭閣。武廔曰武成閣。左順門曰會極。右順門曰歸極。東角門曰弘政。西角門曰宣治。又改乾清右小閣曰道心。旁左門曰仁蕩。右曰義平。

太祖以奉天名殿。此自來所無。其名之正。亦自來所不及。方幸汴梁。即築奉天臺。今在藩司治後。蓋太祖心與天合。故念念在茲。不敢忘。世宗既改大禮。恚羣臣力爭。遂改郊改廟。一切變易從新。並改殿名。大臣隨聲附和。舉朝階震慴不敢言。穆廟立。應詔陳言者。每每有復殿名一款。時亦不從。今劫灰已久。未暇議及。日後工完。聖明深念祖德。仍奉天之舊可也。

兩宮之災。則正德九年與萬曆二十□年各一次。旋即葺復。而今新宮尤偉。蓋工部以殿材移用故也。若在世廟時。亦必易名矣。

南內

南城在大內東南。英皇自虜歸。居之。其中翔鳳等殿石欄干。景皇帝方建隆福寺。命內官悉取去為用。又聽姦人言。伐四圍樹木。英皇甚不樂。既復辟。悉下內官陳謹等四十五人于獄。令鎖項修補完備。各降其職。尋增置各殿。三年十一月告成。正殿曰龍德。南門曰丹鳳。殿後鑿石為橋。其後疊石為山。曰秀巖。山頂正中為圓殿。曰乾運。又其後為圓殿。引水環之。左右列以亭館。雜植奇花異木其中。春暖花開。命中貴陪內閣儒臣宴賞。世廟中復臨幸。余備史官。丁酉八月遊其中。悉得勝概。石橋通體皆盤雲龍。勢躍躍欲動。東為離宮者五。大門西向。中門及殿皆南向。每宮殿後一小池。跨以橋。池之前後為石壇者四。植以栝松。最後一殿。供佛甚奇古。左右圍廊與後殿相接。其制一律。想倣大內式為之。太祖欽定。所謂盡去雕鏤存樸素者。

梳粧臺

大內後苑山石。宣宗廣寒殿記。詳矣。旁有所謂梳粧臺者。相傳起於遼之蕭后。考之遼史。望氣者言。女真有天子氣甚旺。遣使跡所自起。乃一小石山。玲瓏奇甚。時女真方臣于遼。遼多所需索。因請此山自行輦取。女真許之。乃大發人夫。鑿而載之。鑿之夜。山鳥皆悲鳴。即以其石築臺。此臺與山之所自起也。其後益以艮嶽。當是金完顏亮以前事。宣皇止以艮嶽立論。當時閣臣宜密奏補所未足,而竟寂寂。豈畏宣皇英明不敢言。抑原昧其來歷故然耶。然遼方鑿山。而阿打骨、吳乞買、生已久矣。何益哉。何益哉。

演象所

嘉靖初廢大恩慈寺。從錦衣衞之請。即其地改為射所。上以金鼓聲徹于大內。擬改建玄明宮。別以大興隆地為射所。諭工部及都督陸炳。炳言。大興隆地。亦逼禁城。不便。惟安定門外有廢官廳隙地。宜將宣武門外民兵教場移此。而移射所于民兵教場。射所舊地改為演象點視差撥之所。得旨允行。其地在宣武街牌坊之西。至今人雙稱之。曰射所。或曰演象所。莫知所自來也。

神木

神木見於永樂間。宋禮所奏。遣官祭之。即因之賜名焉。至嘉靖三十九年。鳳陽府五河縣杉木一株。圍一丈五尺。長六丈六尺。涌出泗水沙中。守臣上言。中都祖陵所在。大木忽現。謂由河、洛而下。原非所出之區。謂從江、淮而入。又無逆流之理。是蓋祖宗啟佑。淮、泗效靈。與大工會。不偶然也。昔成祖重修三殿。有巨木出於盧溝。因以神木名廠。二百年來。美談再續。謹拜手以獻。疏入。上令送至。以助營建。

永平大雨三日。雨中有列炬。後若千乘萬騎從西北至者。東走海去。雨既。有大木三十章。長十丈。大數圍。遺永平城下。蓋龍王採木來送。閱數十年一遇之。時南昌熊瑞以恤刑至。所親見者。 【 亦嘉靖年間事。】 舊傳高郵州新開河有運皇木者。適遭衝決。失大木二。歲久。湖中有二物如龍形。每遇風雨。則昂首奮迅。聲聞數十里。遠近見聞。相傳木龍出現。自後湖決。雖風雨不現。疑入海矣。嘉靖元年。州堂歲久將圮。郡守謝。欲新之。材木俱集。獨少正梁。命工營求不得。忽湖中浮一物。苔衣如毛。長尺許。游動搖蕩。人疑不敢近。報州差水工驗勘。乃一巨木也。撁拽至岸。工人量之。與州堂間架長短相合。遂祭告。斤削繪綵。以充其用。祀而上之。若神助。無難於力。或以二木之遺其一者。郡人王□詩。謝公有意建州衙。神木千年出浪花。

梅澚湖。在姚江之北。有梅龍。舊經云。溪有古梅。吳時作姑蘇臺。伐以為梁。而存其根。產木成塢。有巨木臥湖心。水涸不露。人繇此神之。曰梅龍。蓋梅梁之根云。秋七八月。雷雨交作。有聲如鼉吼。聞數里。土人相傳梅龍顧子。十道志。吳造建鄴宮。始取材至明堂谿。見古梅。其材中梁。取以還都。梁已具。無所用之。一夕。梅忽飛還。土人異之。號曰梅君。今在湖中。隨水沉浮。一云。會稽禹廟梁即此木。

凡楠木。最巨者。商人採之。鑿字號。結筏而下。既至蕪湖。每年清江主事必來選擇。買供運舟之用。南部又來爭。商人甚以為苦。剔巨者沉江干。俟其去。沒水取之。常失去一二。萬曆癸酉。一舟飄沒。中有老人。素持齋。守信義。方拍水。若有人扶之至一潭口。榜曰水龍府。殿上人冕旒甚偉。面有黑痕。宛然所鑿字號也。傳呼曰。曾相識否。老人頓首曰。榜已明矣。惟大王死生之。又傳呼曰。汝善人。數尚可延。速歸。令一人負之而出。俄頃抵岸。則身在大木上。衣服皆不濡。既登岸。一無所見。

海虞王之稷為貴陽通判。運木渡黃河。其最大者二。忽逸陷廞泥中。千人不可出。為文祭之。乃起。復見夢曰。吾三千年為羣木領袖。今乃逐逐隨其後。終當別去。必欲相煩。應天子命。非以巨舟載不可。如其言。拽而登舟。舉纜。一呼如躍。舟行甚疾。絕無沮塞。

永樂中。雲南普寧州。大風。折一古樹。軍陳福海解以為版。內具神像。著冠執笏。容貌如畫。彼中神而祀之。有禱輒應。正統二年。學正楊茂請加敕封。下禮部覆寢。

瑞木

洪武元年。臨川獻瑞木。木中析有文曰。天下平。質白而文玄。當有文處。木理隨畫順成。無錯迕者。攷之前代。往往有之。齊永明九年。秣陵安如寺有古樹。伐以為薪。木理自然。有法天德三字。唐大曆中。成都民郭遠伐薪。得一枝。理成字。曰天下太平。詔藏祕閣。五代梁開平二年。李思玄攻璐潞州。營于壺口。伐木為柵。破一大木。中有朱書六字。曰天十四載石進。乃表上之。司天監徐鴻曰。丙申之年。有石氏王此地也。後石敬瑭起并州。果在丙申歲。宋太祖建隆五年。合州漢初縣上青樛木。中有文。曰大連宋三字。太平興國六年。溫州瑞安縣民張度解木五片。皆有天下太平字。英宗治平元年。杭州南新縣民析柿木。中有上天大國四字。挺出半指如支節。書法似顏真卿。神宗熙寧十年八月。連州言柚木有文曰王帝萬天下太平。政和二年十月安州武義縣木根有文。曰萬宋年歲。紹興十四年。虔州民毀欹屋柱。木理有五字。曰天下太平時。淳熙十六年七月。晉陵縣民析薪。中有四字。曰紹熙五年。如是者二。既而明年改元紹熙。果五年而光宗崩。元天曆己巳。平江萬戶府搆正衙。解一巨木。中分有天下太平之王六字。其大如斗。元已虜宋矣。真州樵人析一木。中有三字。曰天下趙。其木丈二尺圍。其字青。半解揚州。半留真州。

聖木

始興郡陽山縣有豫章木。本徑二丈。名為聖木。秦時伐此木為鼓顙。顙成。忽奔逸。北至桂陽。

香木

英州雷震。一山梓樹盡枯。而生龍腦。京師龍腦為之驟賤。每一兩值錢千四百。味苦而香酷烈。又施州衞有大木。乃先朝所採,百牛拖之不動。時時生蕊。大僅如豆。焚之極香。

運木

故事。諸省運木。先於張家灣出水拽運。以次入神木廠。既完。始取批迴。動經歲月。間有水溢漂失。坐累死亡者。工部主事王梃奏。即水次設廠。竹木至。驗入。即與解官批迴。公私便之。梃。象山人。嘉靖壬辰進士。官至參政。清約。工詩文。負氣。有宦聲。亦奇士也。

府縣城池

太祖與張士誠相持。得常州、長興。皆殺城之半。以便守禦。湖州亦如之。惟江陰城。元初皆毀。後鄉民相率為土城。因甃磚石。加女牆。守之。

慶陽府土城七里三十步。因高阜斬削而成。東高一十丈三尺。西一十二丈。南門無城。成化初。參政朱英增築。記曰。城之惟堅。池陴以完。深以如泉。高焉如山。所謂削山為城。因河為池。張良臣所據以叛。易守而難攻者也。

凡城皆有濠在外。惟蘇州則內外有濠。而城之形為亞字形。最難攻。以太祖神威。中山王合諸大將。用兵二十餘萬。圍之十月而後下。匪直士誠之善守也。

杭州城拓於張士誠。計九千八百五十三堞。萬曆四十年間。每堞議用魚脊石版一片覆之。該銀一千七百兩有奇。此法儘可通行。

西寧衞城找高五丈。厚如之。蓋李軌所築。涼州衞高四丈九尺。洪武中指揮濮英增高三尺。厚六丈。城西二十里有獸文石。其一高五丈。長一丈三尺。周圍三丈三尺。上有牛形。二分鹿形。一分虎頭。餘石有狼形、羊形、鹿形者。凡五。

過無錫縣。見其城煥然一新。內白外藍。皆以石灰塗藻。宛若世家蕭牆一般。每丈約費銀二兩。計城可三四千丈。聞皆取辦於甲里者。夫修城。役軍不役民。制也。違制而動。又無益事實。其義何居。乃知秦二世欲漆其城。殊不足怪。或以余言為過。曉曰。看兩京曾用此否。其人終不以為然。未幾。湮頹如故。

城門

輿地志。句踐應門之上有大鼓。名之為雷鼓。以威於龍也。寰宇記。吳作蛇門。作蛇象而龍角。漢書王尊傳。毋持布鼓過雷門。注。雷門。會稽城門也。有大鼓。越擊此鼓。聲聞洛陽。湘州記。前陵山有大石鼓。云昔神鶴飛入會稽雷門中。鼓因大鳴。十道志,雷門上有大鼓。闊二丈八尺。聲聞百里。孫恩之亂。軍人砍破。有雙鶴飛出。後不鳴。晉書亦載之。舊門去城百餘步。後改為五雲門。

城門之名。自古有之。今天下名城數千。各自立名。然惟蘇州閶門及齊葑婁、盤蛇與杭之錢塘最著。即兒童能言之。南則聚寶。北則哈答。任城乃元之舊名。而哈答改名崇文。任城改宣武。今皆稱舊不稱新。蓋業在人口角中。不能易耳。其有非城門而著。曰薊門、劍門、夔門、荊門、吳門、彭門、鴈門。古號而最雅相傳者。春明門。

土司皆不許立城。

權奇築城

績溪胡大司空松。號承庵。先為嘉興推官。署印平湖。適倭寇至。議城。公夜入幕府曰。民難與慮始。請縛某居軍前禦倭。百姓受某恩。及相急。乃可舉事。從之。民大震。各任版築。不閱月城成。權奇之妙乃爾。然非素得民心。即殺十署事官。民何急焉。同時有滁州胡柏泉。赤名松。官太宰。

樓閣臺

樓閣大觀。無如南昌之滕王閣。武昌之黃鶴樓。岳州之岳陽樓。三樓皆西向。而岳陽尤偉。

真定府有陽和樓。雨雪不沾灑四面。隨風若避。故以名。

楚稱三戶。久矣。乃漢渤海郡亦有三戶縣。即今之長蘆地方也。其地亦有岳陽樓。蓋取東岳以名。因地僻。故不著。

四川達州有六相樓。則唐李嶠、李適之、韓滉、劉晏、元稹、宋張商英也。或剌史。或司馬。或主簿。皆以貶官至。

稻孫樓在廬州太安門上。米芾秋日登樓燕集。見田禾可愛。問諸老農。曰。稻孫也。稻已穫得。雨復抽穗。芾喜。因名其樓。

紫閣。山名。在咸陽御宿川南山中。杜詩。紫閣行雲入漢陂是也。山中有寺。山上多丹青樹。其葉紅紫。亦曰華蓋樹。寺有閣。

書雲臺在曲阜南溪之上。左傳僖公五年。日南至。公既視朔。遂登臺以望而書。亦曰泮宮臺。水經注曰。靈光殿東南即泮宮也。在高門直北道西宮中。有臺高八十尺。詩所謂思樂泮水是也。東遊記云。臺有水自西南而來。深丈餘。而無源。

余居後二十丈有范莊池。廣十畝。水甚清。大旱不涸。池東南可里許。有陶墩。大水環之。又東十里。有蠡宅。相傳范蠡養魚種竹處。泗水縣陶山後為薛河。河中有釣魚臺。高一丈五尺。代經大水不為損。土人云是范蠡養魚處。廟基為范蠡宅。其山下河邊平澤為范蠡湖。蠡三致千金。遷徙不定。故嘉興南門亦有范蠡湖。產五色螺。每年易一色。

堂名多矣。惟彰德府有密作堂。最奇。在華林園。堂周圍二十四架。以大船浮之於水。為激輪於堂。層層各異。下層刻木為七人。相對列坐。一人彈琵琶。一人擊胡鼓。一人彈箜篌。一人搊箏。一人振銅鈸。一人拍板。一人弄盤。並衣之以錦繡。其節會進退俯仰莫不中規。中層作佛堂三間。佛事精麗。又作木僧七人。各長三尺。衣以繒綵。堂西南角。一僧手執香奩。東南角。一僧手執香爐而立。餘五僧。遶佛左轉行道。每至西南角。則執香奩僧以手拈香授行道僧。僧舒手受香。復行至東南角。則執香爐僧舒手授香於行道僧。僧乃舒手置香於爐中。遂至佛前作禮。禮畢。整衣而行,周而復始。與人無異。上層亦作佛堂。傍立菩薩及侍衞力士。佛坐帳上刻作飛仙。循環右轉。又刻畫紫雲飛騰。相日英左轉。往來交錯。終日不絕。並黃門侍郎博陵崔士順所製。奇巧機妙。自古未有。

宋劉韐以資政殿學士死金之難。贈太保魏國公。諡忠顯。子子羽。以徽猷閣待制拒金人。保全蜀。卒贈太師魯國公。諡忠定。孫珙以同知樞密院事。卒贈太師魯國公。諡忠肅。韐族叔頜亦死金之難。諡忠簡。又有純者。知邵武。禦賊見殺。贈太尉。諡義壯。廟額曰忠烈。皆建州人,合祀。曰五忠堂。

任布。字應之。河南人。宋慶曆中官樞副。歸休居洛。作五知堂。一知恩。二知命。三知足。四知道。五知幸。諡恭惠。

螽斯則百堂災。燒殺劉聰子二十一人。蓋偽漢所建以居其子。天譴報應者。其堂當在平陽府。近有徽州刻本。分螽斯與則百為二堂。應天府志收入建康南晉之堂。其謬何極。

三槐堂在今東昌府清平縣界內。清平。宋貝丘。地屬大名府。

韓魏公定州閱古堂勝于晝錦堂多矣。晝錦堂作於相州郡治。非韓私宅也。

陳僖敏公鎰致政家居。闢小園。得蔡君謨所書晝錦堂石碑。復有芝產于堂柱間。真完名全節之徵也。

衙宇房屋

自來京朝官必僦居私寓。惟南京三法司。國初官剏。太祖謂大官人須居大房子。名曰樣房。極宏壯。蓋欲依樣遍造各衙門也。近日南京如吏、戶、禮、兵、工。堂上及列署。自以物力寘官房。亦可居。國子兩廂。極水竹園亭之美。亦公私輳合而成。李九我自南少宰轉北少宗伯。倣南例。買房供堂屬居住。外徵民租。如治家然。誠非體。然因此議其貪。則失之遠矣。

漢時郡國守相置邸長安。唐有進奏院。宋有朝集院。國朝無之。惟私立會館。然止供鄉紳之用。其遷除應朝者皆不堪居也。

兩淮運使署乃董仲舒相江都時故宅。城東法雲寺乃謝安石故居。天寧寺其別墅云。

蘇州巡撫行臺乃魏了翁賜第。宋理宗匾曰鶴山書院。

江西巡撫衙門在永和門內。寧藩變後。改承奉司為都臺。織造機房為按臺。浙江巡撫衙門在官巷口。胡梅林總制時。改于望仙橋。蓋宋重華故宮地。傳有鬱葱之符。

唐少卿宅在紹興新河坊。少卿名翊。宋宣和中為鴻臚少卿。連守楚、泗、台三州。未嘗家食。前後門雖具。未嘗開。守舍者自側戶出入。少卿長子閎為鄭州通判代還。一術士善相宅。至夜登屋脊視云。此宅前開門。則出兩府。後開門。則出臺諫。而所應者非本宗。後建炎四年。高宗駐蹕於越。凡空第。皆給百官寓止。禮部尚書謝任伯寓此宅。拜參知政事。中使宣召。開前門赴都堂治事。上虞丞婁寅亮與唐為姻家。暫假投檢奏封章乞立嗣。中旨。除監察御史。開後門詣臺供職。其言皆驗。

鄭虎臣宅在嘉定鶴舞橋東。居第甚盛。號鄭半州。四時飲饌。各有品目。著集珍日用一卷。並元夕閨燈實錄一卷。皆言其奢侈於饜飫也。當宋末。殺賈似道于木綿蓭。即其人。氣甚豪。不止稱富家翁。可敬也。

塾。門外舍也。人臣來朝。至門外就舍。熟詳應對。塾。言熟也。家廟在東西堂為塾。故曰西席。

凡屋宇竹樹之類。影入窗隙內者皆倒懸。陽燧亦如之。中間有礙故也。

某姓造一船舫。忌者告之監司。謂水中造房。侵佔。豪霸為地方害。監司北人。大怒。謂水中可造房。何事不為。繩之急。其人累訴不能白。一儒生為操狀曰。南方水鄉。家家有個船舫。即如北方旱鄉。家家有箇馬房。監司悟。獄解。

有以夜航船呼人者。謂其中羣坐多人。偶語紛紛。以比淺學之破碎摘裂。足供談笑耳。

王與。字廷貴。常州武進人。素善弈。且所酷好。及為南祭酒。輒絕不復事。李九我亦有此好。為南少宰。亦停。二公相類乃爾。

黃獻。字仲賢。號梧岡。入內府。年十一。孝皇命之學琴。甚得親近。年七十餘。刻梧岡琴譜。禮部尚書陳經為之序。

范文正公酷愛琴。唯彈履霜一操。即有事不廢。人謂之范履霜。

獨孤及嗜琴。有眼疾。不肯治。欲聽之專也。其得趣乃爾。

葛天氏始歌。陰康氏始舞。朱襄作瑟。伏羲作琴、塤、簫。女媧作笙、竽。黃帝作鍾磬、鼓吹、鐃角、鞞鉦。制律呂。立樂師。少昊作浮磬。舜作崇牙。禹作鼗。桀作斕漫之樂。紂作北里之舞。周有四夷之樂。穆王有木寓歌舞之伎。秦蒙恬作箏。漢田橫客作輓歌。漢武帝立樂府。作角觝、魚龍曼延、吞刀吐火之戲。梁有高絙舞輪之伎。唐高宗置梨園作坊。玄宗置教坊、倡優、雜伎。元人作傳奇。

鍾鼎

三代制器、曰鍾、曰鉦、曰鼎、曰鬲、曰盉、曰鍑、曰甗、日盦、曰洗、曰鋗、曰盆、曰鑑、曰杅、曰匜、曰壺、曰瓿、曰尊、曰罍、曰彝、曰卣、曰舟、曰瓶、曰罌、曰爵、曰斗、曰、曰角、曰桮、日觚、曰斝、曰敦、曰簠、曰簋、曰豆、曰鋪、曰錠、曰錞、曰鐸、曰磬、曰鐃。鍾有特鍾、鎛鍾、編鍾、凡三等。鉦類鍾而庳短。盉類鼎而有味、有攀。鬲類鼎而空足。鍑類釜而大。甗類甑而通中。盦類洗而大。腰有足攀。鋗類洗而小。鑑類鋗而大。瓿類壺而庳。卣類壺而有足攀。簠形方。簋形圓。彝六等。皆有舟。尊六等。皆有罍。罍類壺。容酒一斛。舟類洗。而有耳。

鐘。西方之聲。其功大者其聲大。垂則鐘。仰則鼎。一也。佛家謂地獄受諸苦楚。聞鐘聲則蘇。故緩其杵。黃鐘生一。一生萬物。君子鑠金為鐘。四時允乳。故鐘調則君道得。古軍中皆用。今易以銅鼓、鑼鐃之屬。取其便也。

鼎。絕大謂之鼐。圜掩上謂之鼒。豐者為鬲。

大名府有譙鐘。相傳魏太武時所鑄。守清正則鐘聲洪亮。否則不揚。前守惡之。棄于通衢。鐘因半裂。嘉靖中。樂頀為守。適歲歉。民競言神物棄置為咎。請復之。樂曰。有是哉。祭而縣之。扣之不揚。意甚不悅。忽夢大眾宣于鐘所。既再扣之。鐘果洪亮。其裂處尋亦平滿。更擁起一脊。民益異之。

蕭縣相襲不撞鐘。以為撞之則水至。嘉靖間。縣尹朱同芳弗聽。水果大至。漂沒田廬。同芳堅不聽。水亦尋涸。及孫重光尹蕭。父老懇請。重光遂止之。乃為文以祭鐘曰。鼓焉以鐘。昏晨之軌。民有訛言。金能利水。為民父母。從此而已。禦患無德。隨俗可恥。鐘兮有靈。尚鑒乎此。重光去。王藎臣繼之。復令撞鐘。其家病禍相沿。懼而復止。

成化間。大鐘二。盪淮水中。聲竑竑。勢欲躍起。總兵平江伯陳公銳祭之。一鐘遂止。令縣於朝宗門樓。聲聞百里。其一止泗上。

張華銅山鐘鳴之應。人能言之。又其時朝士畜銅澡盤。晨夕恆鳴。如人扣擊。華云。此盤與洛鐘官商相應耳。錯之令輕。鳴遂止。

分宜縣。昔有漁者釣得一金鎖。長數百尺。又得一鐘。如鐸狀。舉之。聲如霹靂。山川震動。漁人恐。沉於水中。或言。此秦始皇帝驅山鐸也。

會稽靈嘉寺鐘。本于闐國寺鐘也。因風雨飛來。有天竺僧過此。識而知之。

廣西太平州有一鐘。自交趾思琅州飛來。夜常入水與龍鬬。天明復舊所。正德己卯。盜斷其鈕及唇。靈怪遂滅。

胡梅林取各寺觀銅鐘。製大將軍。擊倭。殆無孑遺。惟桐廬縣城東一寺鐘。有蟒蛇盤其上。軍士懼不敢動。再取再如之。乃止。土人云。其鐘聲聞五十里。去余居十二里。寺曰應天。僻遠。四周環以大水。罕有報者。獨得免。余每扣之。聲清越度。可聞數十里。惜懸深屋中悶悶耳。聞寧波一鐘。見夢太守得免。今半沒泥中。取之不可動。人皆神之。

銅鼓

世傳諸葛銅鼓。然不始于諸葛。馬援傳得駱越銅鼓。鑄為馬式。還上之。注引廣州記。貍獠鑄銅為鼓。懸于庭。置酒。招同類。來者以金銀為大釵。執以扣。即留遺主人。師詩曰。擊鼓其鏜。鏜從金。則固起于三代時。所謂金聲者。殆如此。必非鑼也。

諸葛銅鼓皆奇文異狀。雕螭刻虬。間綴蝦蟇。其數皆四。楊升庵編內稱淳于古禮器也。廣漢什邡人段祖。以獻益州刺史蕭鑑。高一尺六寸六分。圍三尺三寸。圓如桶。銅色如漆。令去地尺餘。以手振之。聲如雷。清響良久乃絕。古所以節樂。以諸葛鼓證之。疑即淳于銅鐵鍋。鍋口皆阿大王所製。更奇異。識者曰。非鍋。乃鼎類也。其名曰鬵。詩曰。溉之釜鬵。是也。

音樂旨歸云。鬵。大上小下。若甑、鐺。無足。和羹用之。或曰。鬴也。亦無足。乃其實足以函牛。兩耳峙如山形。蠻尤以為至寶。其重不啻銅鼓。

蠻中諸葛銅鼓有剝蝕而聲響者。為上上。易牛千頭。次者七八百頭。藏二三面者。即得僭號為寨主矣。

凡破蠻必稱獲諸葛銅鼓。有多至數十面者。此必諸葛倡之。後人倣式而造。其精巧反有過之者。

人皮鼓

北固山佛院有人皮鼓。蓋世廟時。湯都督沂東。名克寬。戮海寇王民皮鞔之。其聲比他鼓稍不揚。蓋人皮視牛革理厚。而堅不如故也。

古銅鏡

嘉州漁人王甲者。世世以捕魚為業。家於江上。每日與妻子棹小舟往來。網罟所得。僅足給食。他日。見一物。蕩漾水底。其形如日。光彩赫然射人。漫布網下。取即得之。乃古銅鏡一枚。徑圓八寸許。亦有琱鏤琢刻。固不能識也。持歸家。因此生計寖豐。不假經營而錢自至。越兩歲。如天運鬼輸。盈塞敗屋幾滿。王無所用之。翻以多為患。與妻謀曰。我家從父祖以來。漁釣為活。極不過日得百錢。自獲鏡以來。何啻千倍。念本何人。而暴富乃爾。無勞受福。天必殃之。我惡衣惡食。錢多何用。懼此鏡不應久留。不如攜詣峨嵋山白水禪寺獻於聖前。永為佛供。妻以為然。於是沐浴齋戒。卜日入寺為長老說因依。盛具美饌。延堂僧。皆有襯施。而出鏡授之。長老言。此天下之至寶也。神明靳之。吾何敢輒預。檀越謹置諸三寶前。作禮而去可也。王既下山。長老密喚巧匠寫倣形模。別鑄其一。迨成。與真者無小異。乘夜易取而藏之。王之貲貨自是日削。初無橫費。若遭巨盜輦竊而去者。又兩歲。貧困如初。夫婦咎於棄鏡。復往白水拜主僧。輸以情。冀返原物。僧曰。君知向時吾不輒預之意乎。今日之來。理之必至。吾為出家子。視色身非己有。況於外物耶。常憂落姦盜手中。無以藉口。茲得全而歸。吾又何惜。王遂以鏡還。不覺其贋也。鏡雖存而貧自若。僧之衣缽充牣。買祠部牒度童奴數溢三百。後漸有聞者。盡證原鏡在僧所。提點刑獄使者建臺於漢嘉。貪人也。認為奇貨。命健吏從僧逼索。不肯與。羅致之獄。用楚掠就死。使者籍其財。空無貯儲。蓋入獄之初。為親信行者席捲而隱。知僧已死。穿山谷徑路。擬向黎州。到溪頭。值神人金甲持戟。長身甚武。叱曰。還我寶鏡。行者不顧疾走。投林未百步。一猛虎張口奮迅來。若將搏噬。始顫懼,探懷擲鏡而竄。久乃還寺。為其儔侶言之。後不知所在。隆興元年祝東老泛舟嘉陵。逢王漁。自說其事。時年六十餘。

銅拳

山東新城縣王氏科第之盛。始于少司徒見峯公。公嘗夢仙人授丹訣。自楚撫歸。出銅拳鑄為器。食頃。冶人失聲驚走。公就視。則二拳墮地。牝牡相合成山焉。有岫有巖。有洞壑。有鸞鶴。壽星中踞。羣真環列。其巔則金母坐而仙姬侍。後有洞。大士入定其中。所現仙靈皆肖生。雖雕鏤不能及也。

鐵爐

遵化鐵爐。深一丈二尺。廣前二尺五寸。後二尺七寸。左右各一尺六寸。前闢數丈為出鐵之所。俱石砌。以簡千石為門。牛頭石為心。黑沙為本。石子為佐。時時旋下。用炭火置二韛扇之。得鐵日可四次。妙在石子產於水門口。色間紅白。略似桃花。大者如斛。小者如拳。擣而碎之。以投于火。則化而為水。石心若燥。沙不能下。以此救之。則其沙始銷成鐵。不然。則心病而不銷也。如人心火大盛。用良劑救之。則脾胃和而飲食進。造化之妙如此。

鐵冶西去遵化縣可八十里。又二十里則邊牆矣。羣山連亘不絕。古之松亭關也。生鐵之煉。凡三時而成。熟鐵由生鐵五六煉而成。鋼鐵由熟鐵九煉而成。其爐由微而盛。由盛而衰。最多至九十日。則敗矣。爐有神。則元之爐長康侯也。康當爐四十日而無鐵。懼罪。欲自經。二女勸止之。因投爐而死。眾見其飛騰光燄中。若有龍隨而起者。頃之。鐵液成。元封其父為崇寧侯。二女遂稱金、火、二仙姑。至今祀之。其地原有龍潛於爐下。故鐵不成。二女投下。龍驚而起。焚其尾。時有禿見焉。鐵一名犂耳。蓋最堅且厚者。晉書稱秦行。唐公洛曰,力制奔牛。射洞犁耳。

鐵器

狼山把總徐正得鐵矛於江中。形製古朴。不類近時物。其款識數字漫。不知為何等語也。一日。置之舟前。颶風大作。海潮突起。鄰舟皆簸揚上下。不能駐足立。獨此舟晏然。如履平地。明日。置之他舟。亦然。又明日。置之他舟。無不然者。

李齊物。天寶中。為陝州刺史。開砥柱。通漕路。發重石。得古鐵戟若鏵然。銘曰平陸。上之。詔即以名縣。諸葛亮甬袖鎧帽二十。五石弩射之不能入。與鑄刀三千同。

後主禪造一大劍。長一丈二尺。鎮劍口山。往往人見光輝。後人求之不獲。

雲長采都山鐵為二刀。銘曰萬人。後敗。惜刀。投之水。成龍飛去。

陝州鐵人

鐵人。在陝州門譙樓下。衣冠拱立。世代莫知所始。相傳為禹治水置之,以鎮水患者。未知是否。或以為秦金人二人之數。按綱目集覽索隱云。各重千石。坐高二丈。號曰翁仲。苻堅徙入長安。今陝州鐵人不及數尺。恐非舊物。

僧取沉牛

鐵牛。在朝邑縣東三十里大慶關。東岸四。西岸三。唐開元十二年鑄。此似繫浮梁。金元時。牛存而梁廢。未幾。悉沉于河。大定十年。真定府禪院僧懷炳有巧思。都水使者薦于朝。得旨。令取沉牛。乃輦石駕舟自沈于河。得牛所在。以長繩繫。增石轉機。已出其三。會有流言乃止。初起役。有善泅者十人佐助。師每畫十字于十人之掌。則入深淵如平地。視聽亦了然。十人皆剃度為弟子。

鐵鑊釜

揚州鐵鑊。府城北門外鐵鑊六口。南門外四口。各高四尺。厚四寸五分。周圍一丈七尺。可容二三十石。不知何代何人所鑄。北門外兩鑊。皆半沒入土。露土外者光瑩不鏽澀。如琢磨然。相傳元鎮南王府故物。或又謂出隋宮。皆不可攷。鎮江甘露寺亦有大鐵鑊。俗傳梁武帝鑄以飯僧者。蘇文忠有蕭公古鐵鑊之句。又或以為前代壓鎮之物。與揚州同。亦未知是否。

梁築浮山堰。成而復潰。或言蛟龍能乘風雨破堰。其性惡鐵。乃運鐵器釜、鑊之屬數千萬斤沉之。揚州鐵鑊豈即此類耶。

鐵釜。在北門外蘇州造船廠。今移在太倉海寧寺。相傳通番船煮篾緂用者。闊六尺三寸。高四尺三寸。圍二丈。厚二寸四分。

鐵棺

興化縣南。法華廢寺西。有鐵棺焉。長九尺二寸。前廣後狹。相傳宋建炎間。薛慶常遣其徒撼之。中有物相觸。作鏗然聲。以鐵鎚擊百不損。鼓騙韛之不液。乃止。

攢棺奇繪

柴墟儲文懿公。正德癸酉。以吏部侍郎終于南都。子灝扶柩歸海陵之第。丙子塗甃。攢于墓舍。丁丑十月。啟而葬諸制域。發視棺上。變生黝墨如鐵。成繪畫文。具畫家鱗皴烘染之法。前則奇石、枯松。旁出二篠。莖、葉、咸翛。左則梅株夭嬌。梢綴數花。其杪右如左而樹差短。全無花。古雅蕭散。非俗工所能為。後有文隱隱未就。吁。亦異甚矣哉。殆有鬼神為之其間者。家人驚愕。走聞州大夫。馳駕來視。削而究之。深入木理。於是四境喧詫。觀者填溢。莫不駭嘆。以為神異。灝乃拂楮於上。模其大都。藏于家廟。

挈棺

劉太守鈺。沔陽人。每行必挈雙棺自隨。吳江吳尚書山。亦如之。吳以郭勛事。觸聖怒。勒歸。卒於利國驛。即用以殮。